從A股整體估值來看,無論是用市盈率計算,還是用股息率計算,股債收益比已經接近2倍標準差,這就意味著當前估值水平對應未來勝率達9成。橫向對比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股市,A股滬深300的市凈率不到1.3倍,市盈率約11倍,估值是比較低的。歷史上每次股市底部必然伴隨著市場各種擔憂,但是當前市場位置反而要適當樂觀。我們難以精確預測市場何時上漲,重要的是在市場底部時及時上車。用時間換空間,應該是是投資中勝率較高的事情。
短期資金層面不宜過度悲觀。今年資金面面臨的問題與外資有關。近一個月外資持續凈流出近千億,使市場產生了外資要全面退出A股的擔憂。但今年外資凈流出與經濟預期、美聯儲加息強相關,而這些因素都有望在明年改善。
近期呵護股市政策頻出,力度不可謂不大,但市場反映冷淡,核心還是基本面預期較弱?;仡櫄v史,“市場底”和“政策底”總是相繼出現。我們回過頭來看,當年這些政策意義重大,都對牛市起到了重大的推動效果。我們預計,如果四季度宏觀數據依舊不及預期,后續政策還會繼續加碼,直到市場扭轉悲觀預期。
我國經濟仍有長期活力。盡管中國經濟增速回落到5%水平的中等增速水平,但相對于世界大部分國家也是較高增長水平。人口老齡化趨勢下,未來勞動人口將持續下降,但我國未來將更多依賴科技進步促進經濟增長。我們的經濟體制實際上是不斷完善的,總能根據經濟實際調整政策應對。與眾多陷入“中等收入陷阱”的國家不同,我國在經濟體制方面更有優勢,對發展科技產業政策力度很大。通過半導體、新能源等新興行業的發展,我國將不斷有新的動力維持較高增速。雖然前一段時間,市場對地產、城投債務等遠期問題持悲觀態度,但我們也要看到,隨著政策不斷出臺,地產明年有望在低基數下企穩,城投債務問題也在逐步解決中。目前8月份經濟數據有改善跡象,一旦經濟復蘇態勢明確,市場悲觀情緒有望反轉。
經濟有周期,股市有周期,股市起浮本是常事。每一次市場底部悲觀的時候,總會有人說“這次不一樣”。但歷次市場最終證明,這次還是一樣。面對市場波動,我們要抱著平和的心態,漲不驕,跌不餒。我們認為,A股已經進入高勝率區間,此時正是布局的好時節。(文/格林創新成長混合基金經理王振林)